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蕾
时间:2022-03-29 16:58:28
疫情来袭,挑战日益严峻复杂。无数医务工作者奔赴一线,忙得连轴转的他们,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更别提照顾家庭了。近日,虹口区教育局收到一份特殊的12345市民服务热线转送单,里面并非投诉或紧急求助,而是表达了浓浓的谢意。
到校看护,让一线防疫人员无后顾之忧
原来,就读于广灵路小学的小张同学,父母都是一线医护人员。面对严峻的疫情,父母的工作变得更加繁忙,家中老人也因疫情管控无法来沪,于是小张同学居家学习的看护问题成了一家人最为担心的事。
到校看护期间,老师悉心看护广灵路小学的小张同学
学校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为小张同学开展了看护服务。在落实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学校每天安排三位教师到校负责看护:一位教师全程陪同孩子进行在线学习,主要督促其观看空中课堂,完成当日作业;一位信息老师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一位行政领导值守校园。近日春寒料峭,学校暖心地将孩子的学习地点从教室换到了有空调的会议室,每日看护结束,都有相关人员做好消毒工作,确保第二天的正常使用。
在课间,老师会引导孩子伴着音乐做做学校自编的轻松操、足球操;午休时,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同时,学校还提供热水、午餐等生活保障。小张同学开心地说:“到学校来很高兴,真想每天都早一点来学校”。精心的看护服务令孩子的家长深受感动,身处抗疫一线的他们,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向教育局和学校表达了感谢之情。
同样暖心的故事在三中心小学也默默发生着。小叶同学的父母也都是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因为实在无法照顾小叶,提出了到校看护的申请。为了让小叶同学有效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学校老师们有的化身心理辅导员,利用课间休息陪他聊天;有的当上了陪餐员,陪伴他一起用餐;还有的变成了体育教练,和他一起进行室内锻炼。慢慢地,小叶的拘谨和紧张不见了,并主动参与了学校线上的“‘疫'起守‘沪',共守幸福园”红色小队活动。他对老师们说:“爸爸妈妈为了大家的健康而努力着,老师们为了同学们的成长而努力着,我也应该努力,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不让爸爸妈妈操心!”
隔离宾馆里的老师们
疫情来势汹汹,上海市北虹高级中学一位学生是一位新冠阳性病例的密接,这位学生的同班同学和任课教师都被带到宾馆进行五天的集中隔离。在隔离期间,老师处处关心学生生活,始终保持敬业精神。尽管隔离条件相对简陋,教学设施缺失,老师们绞尽脑汁运用着身边所有可以利用的东西来帮助学生、引导学生。
施荣老师作为带头人,进入宾馆的第一时间就积极与防疫人员进行沟通,保证每个学生得到充足的生活必需品。为了尽量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心理,心理老师周琳老师成立了隔离期间的临时导师组,帮助安抚和鼓励学生。所有教师都积极报名,都希望尽到自己的一份力。由于隔离酒店设施陈旧,许多设施都有损坏的现象。老师们又变成了修理工,拍视频教学生如何进行简单的修理。
有学生存在学习上的问题,老师们更是义不容辞地视频对话,一对一教学。体育运动有利于消除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劳,体育老师就自发地在房间中,利用所有可利用的器材拍摄视频带领同学们一起运动,缓解隔离期间的焦虑心理,既保证了强壮的体魄,又保持了健康的心理。
导师永远和你一起
网课期间,导师依然不缺位。
上海市长青学校的沈老师,不仅担任两个班级65名学生的英语教学,同时还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备课组长和年级组长。千头万绪中,她始终牵挂着作为导师带教的10位学生,尤其是小杨同学。
到校看护期间,虹口三中心小学小叶同学在喝水、做作业
小杨同学性格内敛,很少主动表现,因此总是显得与班集体之间有着隔阂。但自从成为她的导师以来,沈老师对她的自律,自强,很强的动手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赞赏,使她越来越自信、乐观、开朗、自律,也越来越能够融入班集体活动中。可如今疫情再次袭来,小杨同学的妈妈处于基层抗疫的一线,常常忙得没有时间顾及她。“我总是害怕小杨同学因为这次疫情的原因,又与班集体‘脱节’了。”沈老师说。
在得知线上教学即将开展的第一时间,沈老师就与小杨同学的妈妈取得联系,希望在线上教学期间,小杨同学的妈妈在有限的居家时间中多多鼓励、表扬,和自己一起形成教育协力,争取让小杨同学找到属于自己的“闪光点”。而对于小杨妈妈关心的学习问题,沈老师每天在家长群里发布各科作业的汇总,每周反馈学生们线上学习期间各科的出勤情况、作业递交情况和参与课堂的互动情况,也让奋斗在防疫一线的小杨妈妈及时了解到了小杨同学的学习情况。虽然这些事情看似琐碎,但沈老师每天都认真核对,反复检查,一丝不苟地完成。“有沈老师作为小杨的导师,我在工作时也更加专心了。”提及沈老师,小杨妈妈总是很放心。
到校看护期间,广灵路小学的小张同学在学校过得很开心
每当沈老师看到小杨同学屏幕前带着开朗的笑容畅所欲言时,她就感到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