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老师,也是志愿者 | 母子上阵、教师伉俪……他们是家人,更是“战友”

来源:上海市教委政务微信"上海教育"

时间:2022-04-29 10:28:42

使命就是责任,疫情就是命令。疫情突袭,上海无数教育工作者投身社区一线,成为一名忙碌的志愿者。

他们有些人上完网课就化身“大白”,有些人用所学专长助力社区抗疫,有些人老当益壮勇战疫情,有些人时刻牵挂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民教师。他们用率先垂范践行着“为人师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跟着小育一起走近他们,来看看他们的战“疫”故事。

上阵母子兵 三口之家齐抗疫

疫情以来,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付春积极响应号召,向社区报到后,带领在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当老师的儿子一起主动为所在小区值班巡逻、为居民送货,用行动响应“党有召,召必应”。

图片

疫情以来,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辅导员郭佳龙异常忙碌。他值守宿舍楼、住在办公室,他既是一名党员教师,又是一位志愿者,与同学们并肩抗疫,共筑平安校园防线。

进宿舍、盯检测、保安全、守底线,全力做好疫情期间的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他与时间赛跑,一次次敲门、一个个提醒,带领需重点监测学生赶赴指定检测点进行核酸采样;他日夜守护,每天投送一日三餐近千份饭菜,带着因病申请校外就医的同学去看病,疏解学生情绪、解决各种难题……

在郭佳龙的老家,面对疫情,他的父亲积极请战,24小时驻守在高速出口;母亲也第一时间报名,加入到单位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对来访人员进行登记测温。

忙碌的工作背后,一条微信、一个电话,都是他们一家三口最珍视的短暂交流时刻。这场疫情,对于他们一家来说,虽然少了团聚,但多了一分坚守,多了一分责任与担当。

图片

郭佳龙在核对学生抗原检测结果

他们是伉俪 在社区携手抗疫

寒冬过,初春至,当全城按下暂停键之际,上海体育学院心理学院教授杜小霞与同为党员的丈夫选择“疫”线出列。在浦东与浦西封控之前,这对党员夫妻二人一道在“先锋上海”小程序注册报名了志愿工作,主动前往所在社区报到。

图片

10个小时是每天常态的工作时间,协助居民核酸检测、挨家挨户地了解检测情况、做好人员登记与核对等,都是杜老师的工作内容。让她欣慰的是:“有时我们在楼下连续工作三四个小时,不少年纪大的志愿者站得腰酸背痛,好心的居民会送来凳子,走过来和我们说‘谢谢,辛苦了!’”

有一次,杜老师例行参加分发抗原检测试剂盒的工作时遇到一位独居的老人,由于不会操作,老阿姨显得焦躁不安。为了不耽误眼前的工作,杜老师在安抚好老人后,立即联系爱人来帮助老人进行抗原检测,丈夫火速赶到现场解了难题。

志愿者工作虽然辛苦,但杜小霞并没有退缩,她说:“想到别的医务人员和社区工作者也都有孩子,有父母,他们在一线工作的时间更长,风险更大。我做志愿者还只是偶尔有风险而已。我相信,只要大家众志成城,上海必将迎来抗疫的最终胜利!”

图片

马勇老师在小区巡逻

3月28日起,上海电力大学应用经济系教工党支部党员马勇和妻子一起成为所在小区的志愿者,他俩穿上红马甲参与小区防疫巡逻,不管刮风下雨,都准时准点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因为爱人也是高校教师,在遇到有课的情况时,两人会轮流值班,谁没课谁巡逻。他们主要负责督促小区外出人员佩戴口罩,保持间距,同时遇到需要帮助的居民还会答疑解惑、运送物资等。马勇表示:“疫情防控是大家的事,我希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为社区减轻负担,也希望更多的人能提高防护意识,争取疫情早日结束”。

自学校开始居家办公以来,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陆春华在完成日常繁重工作的同时,主动联系所在街道并与同为共产党员的妻子共同加入抗疫志愿活动,成为所在社区唯一一对夫妻抗疫“逆行者”。

“请大家排好队,手机打开二维码,手机亮度调到最亮”,“有困难找志愿者。”陆春华夫妻俩早早到达检测点,穿上蓝色防护服和面罩协助社区开展核酸检测。当天气温开始降低,陆春华配合社区广播逐一通知每户居民参加核酸检测,并温馨告知多穿衣物。由于社区老人较多,他还主动承担帮助老人下楼、搬运轮椅等工作。遇到一些老人没有手机或者只有“老人机”的情况,陆春华都耐心地解释并为他们在自己的手机上完成预约登记。

陆春华说:“穿上防护服,就要展现出党员应有的使命担当,我们要用辛苦换来百姓的安康,用行动来争取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支持。”

图片


他们是家人 同心守"沪"

孙雪静老师是虹口区澄衷初级中学教工中较早参与社区防疫工作且参与次数较多的教师之一。面对小区防疫工作时间紧、人手少、任务重的困境,她拉上刚成年的儿子主动报名,双双成为了社区青年志愿者团队的一员。

孙雪静和居委干部、社区志愿者们全身心投入抗疫工作中,认真做好核酸检测现场秩序维护、信息录入、试剂分发等工作。“嘀,嘀,嘀......”孙雪静不停地拿着PDA扫描着居民的样本采集码和检测二维码,一晚上下来,这两个简单的动作重复了数百次。孙雪静感言:“口罩挡住了志愿者们的笑脸,却挡不住我们的服务热情和战胜疫情的信心。”之后的日子里,孙老师和她的儿子根据社区的安排,积极参与送菜上门、传达通知等志愿服务,默默奉献在居民区的每一个角落,他们始终以微笑示人,给大家带去温暖。

孙雪静的丈夫是一位警察,为了守护一方平安,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虽然这段时间,一家三口不能常常相见,但总会微笑地用“等疫情结束后,我们一起......”的话语去鼓励彼此,这也成为了他们一家三口同心守“沪”的美好誓言。

图片

孙雪静与儿子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图片

孙雪静的爱人在抗疫一线忙碌

2020年感动于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嘉定区朱桥学校教师王敏作曲并指导学校“小候鸟合唱团”演唱的《圣洁的爱》,入选“全国校园抗击疫情主题原创歌曲MV”,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2022年,他化身“大白”守“沪”家园,用行动践行青年党员教师的铿锵誓言。

图片

王敏和妻子化身“大白”,共同奔波在社区抗疫一线

王敏的妻子和母亲受他的鼓舞也先后成为“大白”和“小蓝”,三人商量好每天留一个大人在家照顾两位年幼的孩子,其他两人尽可能多为抗疫助力,因为只有城在,家才会在。

3岁的女儿总是在王敏做志愿者时开心地说:“爸爸你去做‘医生’啦!”孩子们很开心地支持与鼓励他去志愿者。或者在他们心中,父亲是在帮助别人,助人为乐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图片

一天,王敏和妻子做完志愿者回到家,惊喜地发现孩子们把家里“装饰”了一番,客厅和卧室对称地插了好多面五星红旗和党旗,并在卧室的墙上用蜡笔写上了“上海,加油!”王敏感言道:“这一刻,我们由衷地感到骄傲,党和国家坚定地印在孩子的心中。”

4月1日起,王敏作为新成社区选派上报的新成社区在职党员支援组组长,努力在嘉定区在职党员抗疫突击队队长大家庭中力争将志愿服务做好做细做到位。如今,他已经先后参与志愿服务46次,他说:“我坚信党和政府一定能够带领我们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他们是夫妻 更是“战友”

疫情以来,奉贤区齐贤学校的沈翠华老师和冯辉辉老师夫妻俩就一直奔波于学校核酸检测点与白沙东苑核酸检测点。只要群里有需要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和分发蔬菜大礼包等任务的,他们往往都是第一个报名,从没落下一次。两位老师,无论狂风暴雨还是白天黑夜,都佩戴着给学生上课用的小蜜蜂站立在队伍的前面有序引导居民进行核酸检测。他们口令清晰、细心点数;居民们自觉排队,听从分配。

在志愿者岗位上,戴“小蜜蜂”作用很大,所以每次沈翠华去上岗都戴好“小蜜蜂”,每次用好回到家,冯辉辉都会主动替爱人把将“小蜜蜂”电充好。

虽然夫妻俩每天奋战在不同的检测点,但是他们的心是始终在一起的:他们既是夫妻,也是同事,更是此次抗疫的战友!

图片

沈翠华和冯辉辉在社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他和她 在“大白”“教师”间转换

在金山,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上午是电脑前在线教学的“主播”,下午是骑三轮车送快递的“大白”,晚上是批阅学生练习视频的学科教师。

图片

会“变身”的他们,是金山教育系统的一对教师伉俪,妻子是金卫小学体育教师张夏婷,丈夫是金山初级中学体育教师戚可,两人都是共产党员。在得知居住的小区封控管理消息的第一时间,夫妇俩主动向居委会报到做志愿者。

作为教师的他们,依然坚守好线上教学的本职工作,在线直播课、师生互动交流、线上批改作业……每一个环节都不折不扣。张夏婷和戚可就这样在“大白”和“教师”间不停地转换。

无独有偶。作为朱泾小学的保健老师,沈纯炜第一时间报名核酸检测志愿者,高强度的工作与培训、艰辛与疲惫、对生病住院女儿的担忧与思念,都没有阻挡她的步伐。

图片

她的丈夫陈峰也是一名教师。全市中小学线上教学的启动,让他再次回归“主播”身份,女儿生病住院,为了让抗疫一线的妻子安心,超级奶爸扛下了照顾女儿与在线教学的双重任务。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