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汇网
作者:吴金娇
时间:2024-01-25 10:42:31
渔业是传统基础民生产业。从目前来看,我国还只能算“渔业大国”,离成为“渔业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王宏舟建议:上海作为一个有着鲜明海洋底色的城市,要发展海洋经济,做好蓝色文章,加快推进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推动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合作共建“中国现代渔业发展研究院”,将上海打造为国家远洋渔业中心城市、国际远洋渔业枢纽城市,探索走出一条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新路径、新模式。
发展海洋经济为何重要?一组数据足以揭示。王宏舟介绍,从国际看,近10年全球渔业产量增长超40%,成为食品生产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从国内看,水产品总量持续保持世界第一,我国水产品产量占肉类供应总量的45%左右,占优质蛋白供应量的30%以上,预计2030年水产品需求量将达到7400多万吨。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我国渔业资源环境刚性约束突出,产业结构性矛盾明显,现代科技支撑不足,渔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加强。渔业问题日益成为国家冲突焦点和大国博弈热点,渔业发展的国际新挑战前所未有。
王宏舟坦言,在此形势下,要加快推进我国渔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加强渔业发展战略研究、现代科技转化支撑和高端专业人才培养,同时深度参与国际渔业治理,有效维护国家渔业权益,并不断提高渔业治理人才队伍能力和水平。
他建议,建立渔业发展国家高端智库。上海可充分发挥在全球渔业领域的学科与人才优势,支持上海海洋大学以渔业为切入点,汇聚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和上海农业科学院等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力量,加快推动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合作共建“中国现代渔业发展研究院”,建立渔业发展国家高端智库,实施渔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研究,开展国家重大渔业政策论证评估。
其二,上海可依托“中国现代渔业发展研究院”,重点打造渔业治理人才培养培训国家平台。王宏舟介绍,渔业治理人才培养培训立足国际与国家两个层面。一方面,开展国际化渔业高端紧缺人才培养,例如拓展渔业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设立渔业和水产养殖高级研修班,开展高素质涉渔涉海国际组织青年人才培养和对外渔业技术人才培养援助;另一方面,该平台可开展多层次、多方位渔业、渔政人员培训,为我国渔业现代化和上海农业现代化贡献人才与智力支撑。
此外,王宏舟还建议,上海可依托“中国现代渔业发展研究院”,深度参与全球渔业治理,积极向国际社会充分阐明我国海洋维权历史依据、法理依据和政策依据,用科学数据构建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国际海洋资源战略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他建议,上海要发挥“中国现代渔业发展研究院”的功能作用,参与国际海洋和渔业谈判及履约,开展重点区域渔业国别研究;同时,深化与全球性、区域渔业组织合作,推进国际组织分支机构落户上海,并推动设立全球渔业发展常设性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