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汇网
作者:杨雪薇
时间:2024-03-15 10:55:40
持续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五年来,以陈红娟为代表的华东师大思政课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依托华东师大作为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上海市牵头高校优势,潜心研究如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帮助学生有兴趣、有收获、有成长,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文献阅读助力“把道理‘讲深’”
坚守思政课讲台14年,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陈红娟都会聚焦学生的既有知识、组织学生开展线上调查研究,掌握学生在中学阶段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认识情况及他们的教学期待、理论困惑等,从而有针对性地衔接中学知识开展教学。
“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陈红娟在教学中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立足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全国首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观摩音像制品、《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系列丛书,开展多场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教学观摩活动的资源优势,在教学中贯彻实践学校小、初、高、大学“启蒙-体验-常识-理论”的“全链条”教学模式。
陈红娟还依托自己主持的研究课题,对上海10所高校进行调研,在教学案例、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探索,撰写了《经典原著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有效路径探究》等文章。
针对华东师大文科生课本知识“吃不饱”的情况,她采用文献阅读、分享与讨论的方法,不断深化课堂知识。比如,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经典文献、查阅人物故事与文献资料后进行课堂分享等,为课堂研讨做好准备。而课堂上则专注于将经典文献与教材内容衔接,通过把道理讲深,使学生提升理论能力,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教研相长,近年来她出版专著3本,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级项目1项、教育部一般项目1项、省部级以上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她还荣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陈红娟工作室”,第三届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一等奖等。
“问题链”教学法助力“把道理‘讲透’”
根据不同阶段、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陈红娟将“学生关注的问题”与“教材体系的难点重点问题”结合起来,形成问题链条贯穿的专题教学。每一专题围绕一个问题展开,以基础理论为依托,以问题为导向,紧扣时代主题,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和认知规律,对核心问题进行递进式解析,最终升华至思想层面,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理解。
比如,在给学生讲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时,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四个问题,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怎样探索出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何以必然与可能”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开展”。而在讲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怎样探索出来”时,她又以四个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怎么走出来”“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这条革命道路何以必要又何以可能”“这条道路探索给我们今天留下怎样的启示”依次展开。她通过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设置开放性问题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把道理“讲透”。
在讲授课堂知识时,陈红娟始终注重释疑解惑,注重运用学术研究成果对历史虚无主义展开批判,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学生在对陈红娟的教学评价中写道:“这是我上过的课程中最喜欢的一种教学形式,让我对很多社会现象不停留于表面了解,而是有了心灵上的触动和理论上的认同。”
多元教学形式助力“把道理‘讲活’”
为推动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陈红娟有效利用华东师大与上海历史博物馆、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黄花塘新四军纪念馆、新安旅行团纪念馆等单位共建的“伟大建党精神育人联盟”,与江西上饶方志敏革命纪念馆、方志敏故居、方志敏干部学院等地开展的合作,与国歌展示馆、龙华烈士陵园、钱学森图书馆、上海浦东展览馆等场馆合作共建的思政课现场教学点等资源,在守好课堂主阵地的同时,着眼“大思政”的格局,创设“精神谱系演绎”“红色教育基地实践”“线上自主学习”等辅助课堂主阵地,形成“一体多翼”的多维课堂格局。
在线上自主学习方面,她精心选取、认真制作线上资料、在学习通App课程平台上传36个教学小视频、18个教学案例、8篇适合本科生阅读的文献研究论文;在“红色教育基地实践”方面,以专题化、针对性推进的方式克服以往散碎化学习的弊端,规划了党团组织、上海抗战、历史人物、城市建设四大主题,开展主题化社会实践,并制定了党团组织路线“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中共四大纪念馆”,上海抗战路线“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淞沪抗战纪念馆——龙华烈士陵园”,历史人物路线“上海周公馆——陈云纪念馆——上海毛泽东故居”,城市建设路线“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浦东开发陈列馆”等系列学习路线。她要求学生在完成社会实践后形成具体的社会实践成果总结,并以社会实践报告、理论文章、微视频、微电影、微课堂等多种形式呈现,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近些年,微电影微课堂比较受学生欢迎,不少学生认为这是自己青春记忆的一部分,还有学生在此基础上参加教学比赛。关注到这一现象后,陈红娟申请了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项目“新媒体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发表了教学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像化传播的表征、问题与优化策略》等,坚持实践教学和理论研究深度结合,真切地讲活了知识,也实现了将道理“讲活”的目标。
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五年来,以陈红娟为代表的华东师大思政课教师,立足“讲台上的新思想”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观摩品牌活动,搭建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共学-共研-共教”平台,形成一批优质课堂教学案例;开展“大手拉小手”同城协作,成立区域大中小学思政课联合教研组,围绕重大主题定期集体备课、磨课;发起沪豫“‘手拉手’共上伟大建党精神‘大思政课’”集体备课会,共研伟大建党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方法策略,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自觉担当为人为师为学使命,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图片来源: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