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沈蔚 洪卫林
时间:2024-03-18 18:49:07
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精心培育100门中小幼“中国系列”课程……近年来,上海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与“大思政课”综合改革,向改革创新要活力,中小学思政课越来越有厚度、温度和热度了。
在党的诞生地上好思政课
上海市中小学生来到浦东展览馆上沉浸式思政课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孕育地,丰富的红色资源正是思政课良好的教育资源。
作为国教育改革综合试验区,上海承担了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思政课先行试点、“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等多项任务。五年来,上海注重顶层设计,出台《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上海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计划》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制定《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了上海思政课建设制度体系,加快推进上海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
开门办思政,激发教育活力。通过遴选建设上海“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重点试验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上海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以及“家门口社会实践研修基地”等,上海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及时融入教育教学,实现课内课外结合、网上网下融合、校内校外联动,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杨浦区滨江公共空间考察时,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去年12月,上海市东辽阳中学的师生们来到杨浦滨江,实地观察、采访市民、查阅资料,一边了解杨浦滨江的“前世今生”,一边回答“喜欢杨浦滨江的理由”。回到课堂后,大家在老师层层递进提问的引导下展开深入讨论,逐步领会杨浦滨江规划建设管理中体现出的人民性,进而形成对“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解读。
东辽阳中学的学生在上“人民城市”系列课程《漫步滨江 阅读栈桥》
这堂依托杨浦滨江展开的“行走的思政课”,正是杨浦区积极探索“人民城市”课程内容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既有案例和探究,又有体验与互动,让课堂更加活泼生动,凸显育人价值。
地处上海市中心的黄浦区,拥有中共一大会址等诸多宝贵的红色资源。黄浦区不断改革创新,将学生们身边的“生动实践”转化为“大思政课”的鲜活教材,打造了一批情理交融的思政金课。
比如,报童小学深入挖掘红色校史,并与中共一大纪念馆等红色场馆构建红色文化育人共同体,开发了“爱国、创智、尚美、健康、劳动”五育融合的特色课程体系。上外附属大境中学与学校所在的半淞园路街道开展深度合作,将黄浦区“零距离家园”建设这一基层治理现代化特色工作的实践案例融入思政课,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身边的“人民城市”建设样本。
给思政课配上“最强大脑”
“人民教育家”于漪在“讲台上的新思想”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观摩活动中寄语师生
思政课能否讲深、讲透、讲活,教师至关重要。在上海,“大先生”“引路人”“筑梦人”成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词。五年来,上海中小学(中职)思政课专职教师人数显著增长。
上海不断优化教研体系与培训体系,以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成立为契机,以上海市教师研训一体平台为载体,将中小学思政课教研、师训、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有机整合,做实做精分层分类研训,逐步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素质优良、名师辈出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作为闵行区的一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吕晓蕊结合节庆活动、升旗仪式、拓展课程,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两会期间开展“假如我是人大代表”主题研讨,让学生不断深化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认识;进博会期间,组织学生了解展会规模、商品种类、成交数额,感受开放中国的发展活力;国庆节期间,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开设《国旗法》宣讲专题讲座……在一次课堂上,同学们对“能力和学历”提出疑问,吕老师积极引导大家展开大讨论。她认为,作为思政课老师,要直面难点热点,积极回应孩子们的真问题,提升学生面对生活的勇气、面对未来的自信、面对时代发展的积极信念。
闵行区31位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担任研学导师,开设31门行走的“思政微课”。不同的研学路线、不同导师的微课讲授,通过走、听、学、做、写、画等形式,让学生从思政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引导学生发现各街镇的历史人文之美、治理发展之新和改革发展之快,坚定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在“我和我的祖国——上海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观摩活动”中,华东师大第一附属中学思政教师陈明青进行高中组教学展示
五年来,上海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逐步形成了见习教师、2-5年青年教师、成熟教师、骨干教师与名师后备的梯队序列。针对每个教师梯队的共性特征与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通过以上海市思想政治课研究实训基地和上海市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班等为载体,培养了以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陈明青等为代表的思政课名师。
大中小学合力跑好“接力赛”
东华大学与松江区教育局积极建设开放多元的“大思政课”课程体系。图为松江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推进展示活动现场
在扎实推进思政课建设过程中,除了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教师队伍“主力军”,上海坚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建设“一盘棋”,一体化设计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施工图”,打好“组合拳”,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不断增强。
高校“中国系列”课程的品牌效应不断向中小学辐射。全市16个区全覆盖开设“中国系列”课程,培育100门中小幼“中国系列”课程。浦东新区推出的“中国系列”课程浦东版,已惠及50余万师生。
“大思政课”重点试验区之一的松江区,立足区域丰富的高校资源,形成了思政课一体化联盟,已由最初的8个扩大为14个。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传承上外“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精神,形成“中国心·民族情·世界路”精品课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已经开发形成四大经贸文化系列课程。
思政课受众年龄跨度大,认知能力差异大,上海在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着力在各个学段、各门课程间的衔接和融合上下功夫。五年来,上海市不断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备课、研讨、交流、展示、研究、创新和辐射机制,高校与中小学定期联合举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交流活动。同时,中小学思政课教研团队围绕“同课异构,如何体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学效果”等主题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研究,研制一批一体化单元教学设计案例和典型课例,辐射全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
天宫、蛟龙、天眼、北斗……孩子们听到这些重大科技成果时自豪感油然而生。新学期开学第一天,一堂主题为“让科学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的“思政第一课”在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开讲。主讲人之一正是上海市“四有”好教师、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谈莉莉。
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谈莉莉聚焦科学家精神带来开学“思政第一课”
“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和精神,只是‘抛砖引玉’,通过组织同学们课前活动准备、课堂互动交流、课后思考行动,让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真正进入孩子的脑海和心田,才是我们的教育目标。”谈莉莉心目中的思政课,不只是教知识,更要立信仰。
记者 沈蔚 洪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