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时间:2024-05-27 10:01:39
编者按: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指出,“上海一定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深入人心,努力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要抓好青少年等重点人群”。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海教育新闻网推出“强国筑梦新时代 核心价值育新人 ”系列报道,通过一批典型案例,生动展现本市各级各类学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的创新做法和工作成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为办学使命,坚持以交医精神开创医学事业发展新天地,以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为己任。运用“距离中国共产党的产床最近的高校”这一得天独厚地理优势,打造医学人文红色教育基地,在思政育人新高地中培育有灵魂的卓越医学人才。
学院将红色历史文化作为育人基本底色,联动区域相关单位、13家附属医院和附中附小,发挥校园内外140余处红色印记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引领师生医护员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通过打造行走的思政精品课程、可阅读的交医建筑、院史馆、党史小屋等区校共建文史育人载体,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大中小学一体化医学人文教育模式,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走深走实。
学院积极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切实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推进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共同体建设。接续百年白袍红心基因,发挥多方医教协同优势,通过打造串联式交医红色印记系列、沉浸式党史院史育人平台、行走式思政精品课程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基地建设,引导大中小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深挖厚植
交医红色印记涵养医学人文教育土壤
策划打造交医红色印记系列,带领师生重温历史时刻,汲取奋进力量。作为黄浦区红色资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庆南路校园东一、东四、东八舍均为“上海市黄浦区文物保护建筑”,老红楼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校园多处旧址被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收录在《红色文化地图》中。为坚定师生医护员工历史自信和爱国情怀,学院策划交医红印记系列活动,历经6个月通过查阅历史档案、整理红色故事、反复考证材料,最终呈现出校园中8处交医“红”印记,分别是:“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勉励寄语石刻、“上海国际救济会第一难民救助所”旧址、“震声歌咏团”诞生地、“淞沪会战”第三救护医院旧址、上海解放“人民保安队”诞生地、交医历史文化的沉淀与象征老红楼、“一•二八”战役第二十八伤兵医院旧址震旦大礼堂、忠诚的爱国主义战士余㵑雕像。
同时联动13家附属医院深挖历史故事,包括:1844年上海开埠后第一所西医医院诊所“仁济医馆”(附属仁济医院前身)、1958年广慈医院(附属瑞金医院前身)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员邱财康等,形成一衣带水的红色医学人文教育模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交医红色地图、制作阅读交医铜牌、组建师生讲解队伍,数十万名师生医护员工及参访人员通过交医红色印记,深入了解交医人白袍红心、救死扶伤、精勤不倦的故事,共同镌刻医者担当,书写交医精神。
以史育人
党史院史平台提升医学人文教育格局
发挥党史小屋、院史馆在课程思政上的支撑作用,强化文史研究中的育人作用。建党百年之际,学院打造“初心之地红色之城——上海·党的诞生地”为主题的党史学习小屋,撷取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与中共四大纪念馆的馆内精华,挑选了百余张历史资料的照片,展现中国共产党人为上海城市精神所注入的红色基因。并通过多媒体教学,搭建了“码”上学党史、红色云展馆、党史小自测等平台。把党史学习小屋“开”在校园里,足不出校,就能让师生上一堂鲜活的“党史课”,让师生在参观学习中激发爱党爱国热情。
70周年院庆期间,学院翻新院史馆,通过室内设计、多媒体互动等形式重现世界首次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世界首创癌症诱导分化治疗、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手术等医学场景。充分发挥党史院史在育人方面的“史料宝库”作用,在立德树人方面的“源头活水”作用,在弘扬精神方面的“坚强阵地”作用。充分发挥党史小屋、院史馆在课程思政上的支撑作用,利用展品和展陈资源,积极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让党史院史教育贴心、暖心、走心,让思想政治教育有吸引力、影响力和生命力。同时组建相关研究团队,紧紧围绕中国医学发展史等研究课题,切实在支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文化研究上彰显文史力量,努力打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融会贯通
行走思政课堂扩张医学人文教育版图
以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优化大中小学一体化示范精品思政课程。多年来,学院充分发挥距离中国共产党“产床”最近的高校院区的优势,引导全体师生医务员工传承红色基因。致力打造以医学院、各附属医院、医学院周边三公里内红色地标等为“内中外环”的思政课堂,影响了几代交医人的成长,成为卓越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院与黄浦区委宣传部、中共一大纪念馆联合打造“学思践悟二十大、行走课堂启新程”思政精品课程,将红色故事与医学故事、城市文化与校园文化、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汇聚,持续打造区校融合的红色医学人文教育基地。
行走的思政课堂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勉励寄语石刻为起点,结合邹韬奋纪念馆、周公馆、马恩雕像广场、渔阳里、又新印刷厂、上海医药大厦等红色地标以及中共一大纪念馆红色文物,传递信仰的力量、榜样的力量、青年的力量、创新的力量,旨在号召交医师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爱国热情、加强使命担当。此外深度融合以交医为“内环”、周边红色地标为“中环”、附属医院为“外环”的“三环”区域红色文史资源,面向社区、医院、中小学全面开放,完善行走式文史教育模式,打造可阅读、可讲述、可漫步的“交大医学”文史教育名片。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学院不断促进医学人文品牌文化共融,完善医学人文通识课程建设,并开辟医学人文浦东校区阵地。通过品牌联动、创意共享、文化交流等方式,共同探索创新合作模式,提高多方品牌产品在文化与功能上的契合度与融合度,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与竞争力,共同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促进红色文史大发展。医学人文通识课程将针对医学生的特点,将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的联系作为该类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展示人文知识的主要领域,进一步提升医学生基本的文化素质素养,开阔医学生的视野,帮助养成医学生的人文精神。进一步做好交大医学院医学历史传承地的建设规划、布局定位,夯实校友中心、现代医学发展展示区、医学院历史文化传承区以及思政课程的实践区等规划。重庆南路校区与浦东校区一脉相传、遥相呼应,打好“红”“蓝”文化品牌组合拳,建设兼具历史底蕴和时代气息的医学历史传承地。
图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