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年报
作者:刘春霞
时间:2024-05-29 10:00:00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十年来,上海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深化学校思政工作改革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多措并举用好红色资源,坚持不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
在生命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小小志愿者”向医护人员学习,自觉维护医护秩序;“当一次护理师”“做一回化验员”感受生命,尊重生命;“我是小记者”,采访医护人员,“我是营养师”,为老人设计早餐……在杨浦区内江路第二小学,诸多职业体验微课程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社会是劳动实践的最佳场所,内江路第二小学着重依托区域“生命一体化”项目的推进与实施,使劳动教育与生命教育相融合,通过不同的职业体验,深化劳动教育的内涵。学校将杨浦区中心医院作为特殊的校外教育实践基地,联合区域内的1所高中、2所初中和2所小学,共同开展了“探索生命”跨学段校外实践活动课程项目。
作为“杨浦区生命教育校外实践联合研训基地”主持校,内江路第二小学的生命教育校外实践课程项目,创新性地在生命教育活动课程实施中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一张血液化验单”“神奇的X光”“体检小医生”“你知道吸烟的危害吗?”“眼睛的重要性课程”等课程内容,就蕴含着爱国(了解中国医疗技术的发展)、敬业(学习医护工作的职业精神与社会责任)、诚信(城市对待身体疾病、建立互相之间的信任)、友善(关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观察点。
内二小学这一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是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生命教育实施与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一种融合式探索,也是杨浦区整体架构大中小学衔接的生命教育体系的一个缩影。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大力支持下,杨浦区十年来依托生命教育联合研训基地,建设“生命教育一体化”系列课程群,形成了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实生命教育的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内涵、创新教育方法,杨浦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命教育,作为学生家国意识、社会成长、个人发展的根本引领,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落地,凸显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育人价值取向。
在区域生命教育一体化项目中践行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生命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丰富了生命教育内涵。近年来,杨浦区培养了近二十名上海市中小学生“道德实践风尚人物奖(美德少年)”、千名“杨浦好少年”,在学生心灵深处滴灌了信仰之魂,从而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融入日常让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
“最好的‘学’就是‘讲’”,沪上许多学校依靠青年学生力量,用最年轻的声音传播最真诚的信仰,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中用青年学子之声奏响时代强音。
在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有一个“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作为全国首支志愿服务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小学生讲解员团队,18年来,1000多名“红喇叭”小讲解员服务近千场次,以讲促学,润物无声,融入日常。如今,“中共一大纪念馆讲解”已成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覆盖全年级,学生们不但可以用普通话和英语讲解,还通过立体书、绘本、信息化云剧场等开展讲解。孩子们在一定的情境之中,通过自己的体验、感悟去学习、理解,特别是在给他人讲解输出中实现了内化。
有着深厚美育传统的复旦大学,也注重挖掘校史中的红色基因,依托优秀文化资源凝魂聚气、强基固本。自2017年推出原创大师剧《陈望道》以来,目前已公演14余场,近万人次观摩。《陈望道》大师剧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通过演绎老校长教育救国、追求真理、守护复旦的峥嵘一生,不仅让复旦校史和大师故事鲜活起来,而且生动刻画了以陈望道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人忧国忧民、砥砺前行的初心使命。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强化思政引领、整合育人资源,不断拓展宣言精神的外延和载体,创新大师剧和校史文化多种参与方式,面向人人、带动人人、影响人人,推动党史校史学习入脑入心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为更好地传播宣言故事,弘扬宣言精神,复旦大学借助微信公众号推送系列宣传,通过讲述、表演、绘画、诗诵、微电影、短视频等形式,“绘声绘色”地演绎宣言故事,努力做到“人人知晓《共产党宣言》故事,人人观摩《陈望道》话剧,人人追思老校长”。与此同时,学校还注重依靠青年学生力量,用最年轻的声音传播最真诚的信仰,目前已陆续设计推出了20种、68款以“望道精神”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包括鼠标垫、帆布包、文件夹、主题印章、主题壁纸、观剧三折页以及场刊等,还通过主题式迎新、文创设计大赛、摄影大赛等形式鼓励复旦学子持续参与到讲述大师故事的过程中来,从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用雷锋精神铸魂育人落细落小落实核心价值观
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上海建桥学院秉承“感恩、回报、爱心、责任”的校训,长期以来用雷锋精神兴校育人,20年持之以恒学雷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前不久,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项冉同学收到了一封感谢信。原来,她在闵行区七宝镇漕宝路扫码共享单车时,发现旁边车筐里一个被遗忘的背包,里面装有2万余元现金、身份证、银行卡等贵重物品。强烈的责任感让她决定先在原地等待失主。不久后,失主孙女士焦急地回来寻找,在确认身份后项冉同学将物品归还原主,并婉拒酬金。她说,自己只是像雷锋一样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情。
项冉同学的诚信义举是上海建桥学院用雷锋精神兴校育人的生动样本。从2005年起,学校持续20年开展学雷锋主题教育活动,建立上海高校首家雷锋主题纪念馆、成立“新时代雷锋精神研究中心”,并设立“弘扬雷锋精神奖章”,表彰在志愿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截至2023年度,共颁发大学生雷锋金、银、铜奖11076人次,教职工雷锋金奖27人。20年来,学校11000多位获奖者就像红色的种子,把雷锋精神撒播在祖国的大地上。
学校坚持协同育人,将思政理论课堂延伸到社会大课堂中,把雷锋精神融入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和实践育人环节,把校内雷锋馆、国政馆和党建育人馆三大红色场馆作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平台加以打造,牵头举行多场临港新片区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教学活动,激励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雷锋好榜样,集聚优质资源,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大思政课建设系列活动。
坚持不懈弘扬雷锋精神,用雷锋精神铸魂育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上海建桥学院将弘扬雷锋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把“培养一大批踏实勤奋、敬业爱岗、乐于奉献、雷锋式的劳动者”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正是上海教育系统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时代新人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