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
时间:2024-05-31 10:59:23
编者按: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指出,“上海一定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深入人心,努力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要抓好青少年等重点人群”。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海教育新闻网推出“强国筑梦新时代 核心价值育新人 ”系列报道,通过一批典型案例,生动展现本市各级各类学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的创新做法和工作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不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且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内在的契合性,是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积极践行“第二个结合”,聚焦推进“中医药文化+思政”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不断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年来,建设成效逐步显现。2022年“中医药文化教育资源建设及推广大中小学贯通融合的传承与创新教育实践”获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2023年“中医药文化教育资源贯通大中小学的创新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顶层设计与组织保障
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施工图”
作为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中医院校,中医大在与浦东张江学区合作开展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致力于挖掘中医药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发挥思政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以“统筹衔接、双向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理念为指引,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2020年学校与浦东新区张江学区11所中小学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成立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2023年学校聘请了大中小学一体化教育专家担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大思政课”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学校专门成立“大思政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学校“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加强对一体化建设工作的指导。
“联动”到“互通”的育人模式
共绘思想政治教育“同心圆”
中医大以集体备课为依托,发挥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名家引领作用,在做好各学段衔接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建构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并能实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想教育方法体系。同时以教学交流与学术沙龙研讨为平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做到教研相长,大中小学教师互相取长补短,“协同作战”,构筑育人共同体。
此外,学校还以种子教师培养为抓手,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培训制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专题理论轮训、挂职访学、项目资助等形式加强对大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的培养。
利用区域优势,高校特色
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特色牌”
学校致力于用好打好张江科技特色牌,擦亮中医药文化特色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发挥张江高科在生物医药、科技创新等重要科技孵化方面的优势特长,通过相关主题活动,培养大中小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与潜力,提升他们的科技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上海中医药大学拥有丰富的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思政课教研资源,拥有“岐黄中国”品牌思政课、“杏马先锋”博士团,通过发挥学科优势,将名师、博士等优质资源下沉,推出有示范性的大、中、小学分层分类课程体系以及特色校园活动。
在“中医药文化+思政”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顶层设计是关键,课程建设是核心,教师培训是重点,评价机制是保障。一方面,站在全局的高度,制定“中医药文化+思政”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各学段目标、任务和要求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注重课程建设,开发符合各学段思政教育特点,且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课程。
与此同时,将教师培训作为重点。学校通过专题培训、专家讲座、学术研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对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以及中医药文化素养培养,培育“种子教师”;建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对建设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措施,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图文/上海中医药大学